丹布隆 哈上台灣夜市

Thursday, June 08, 2006

DAN BLOOM ....丹布隆

丹布隆 哈上台灣夜市 (link click below here)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tl7xxUHX5NkJ:www.taiwanho.com/people/dan/+dan+bloom+chiayi&hl=zh-TW&ct=clnk&cd=1&gl=tw
VS.

我就這樣哈上了台灣 (link, click below here)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feat/archives/2002/02/21/124816

http://www.tlps.cyc.edu.tw/home/bird/093_4ab/images/20040925_Coffee_time_with_Danbloom/010.JPG
http://www.tlps.cyc.edu.tw/home/bird/093_4ab/images/20040925_Coffee_time_with_Danbloom/011.JPG

中國時報 《書快訊》【輯/丁文玲
丹布隆 夜市奇觀貼上部落格以在夜市賣自己所寫的書,成為夜市奇觀的美國旅台作家丹布隆,最近開了部落格(http://danbloom888.blogspot.com),把讀者迴響與他創作的《我就這樣哈上了台灣》(圓神)與《丹布隆哈上台灣夜市》(東觀)部分內容,上線與大家分享。丹布隆現定居嘉義,仍然喜歡到夜市賣書,部落格裡貼滿了他與各地讀者的合影/

Hi Readers! : EMAIL ME: danbloom@gmail.com

MORE READERS:
http://140.123.175.112/950919/DSCF0140.jpg
http://140.123.175.112/950919/DSCF0141.jpg

NEW BOOK: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5549










Dan Bloom 是一位美國籍的新聞工作者,旅居亞洲十年之久,五年前來到台灣.他可能和你印象中的外國人不太一樣;他愛吃路邊攤,對臭豆腐情有獨鍾,愛搭普快車遊台灣.
為什麼他如此喜愛台灣?
因為隨時隨處可尋的台灣美食,媲美義大利的嘉義鄉村風光,還有熱情友善的計程車司機.....
從他在台灣的奇遇與生活中,你會發現,在這樣一塊我們熟悉的土地上,擁有這麼多可愛的人事物,讓身為台灣人的你我,也忍不住驕傲起來.
=========================
丹布隆 ( Dan Bloom): 美國籍的自由新聞工作者,畢業於波士頓的 Tufts University,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主修法文。旅居亞洲十年之久,曾於日本停留五年,五年前來到台灣,目前居住在嘉義。
=====================
Mr. 王育泰 (Wang Yu-tai) : translator of these texts
Miss Lisa Huang, translator of these texts


BOOK ORDERING SIT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9204

LETTER TO DAN BLOOM FROM A READER:

我先自我介紹,我是一個平凡的中年家庭主婦,住在嘉義市,在看完您的書之後寫了這封信,雖然我是一個不容易和陌生人對談的人,但是忍不住想要和您說說話。  

這兩本書是我女兒在夜市向您買的,從您每篇短短的文章裡,讓我對您有了初步的認識,也深深感受到了您對台灣的深厚感情,我真的很感動!您的言談之間是那麼的熱情、真誠,您的生活價值觀是那麼的樂觀、惜福,讓我這個對台灣有諸多不滿的小市民自省;一個外國友人都能那麼全心全意的喜愛台灣,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到它美好的一面?"心",惜福的心,知足的心,或許正是我們所欠缺的!  

您說有永居這裡的打算,誠摯的歡迎您加入這個大家庭,所以提筆親自向您表達我的心意,也希望您能繼續出書,讓我們分享您的點滴!       

祝             

平安,快樂

Mrs. Elsa CHEN, CHIAYI CITY 2.27.95 (2006)

INTRODUCTION....

它是個「好所在」

你們正在看的這本書,絕對不會登上前十大排行榜的。而我,身為這本書的作者,早就瞭解而且接受了這個事實,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我不是有名的人。而解大部分的台灣人連我的名字都沒聽過。第二這本書不是告訴大家如何發財、成為「好野人」的。

但同時,當你決定要看這本書時,希望能幫我宣傳一下,讓越來越多人瞭解 DAN BLOOM 是誰?

為什麼為「哈上台灣」?書裡面的內容是描述一個「阿多仔」在台灣居住的點點滴滴,及對某些事情的想法,在你們讀完之後,希望我的書,能讓你們瞭解台灣的好,更愛台灣,為自己是台灣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若真能如此,我就覺得我成功了。

「成功」不是指一個人賺了多少錢,而是由內在心靈去判斷。我從不用「金錢」來行量成功與否,我覺得成功的意思是要還大家交朋友,互相溝通、交換彼此的想法以及意見。我覺得自己做人很成功,因為我懂得去愛自己的生命、每天心中都充滿感謝,因為曉得人生只有一次機會去明白生命的意義,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了。在台灣的日子,我學會了許多事,如:要有耐心、遇到不對的事情能一笑置之、如何闖紅燈、在炎炎的夏日裡,如何度過沒有冷氣的日子,最特別的是去享受像炒蟋蟀、烤老鼠、烏骨雞以及臭豆腐等台灣特有的名產,每件事都是一次新奇又好玩的經驗,而解這些經驗豐富了我的生活。

曾有個朋友跟我說:「DAN,我真的很訝異你會說要永遠生活在台灣,你知道嗎?說到『永遠』,總是有種很大的壓力,很難想像,一個『阿多仔』會想永遠和我們一起在這裡生活!」
我回答他:「現在是地球村的時代,台灣是地球村的一部份,而解科技如此進步,只要有Internet及E-mail: danbloom AT gmail DOT com ,我就能和相距千里遠的朋友保持聯絡,互相關心彼此的近況,完全不用擔心距離的問題!」

Michael Jackson 有首歌:『"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我們都是地球村中的一份子,不要在去強調國家種族的問題。

===========================

CHAPTER 1.

台灣代表我的心

我有一些台灣朋友常會說:「Dan Bloom,你真的很敢耶,一個人飄洋過海,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成是生活。」但講實話,我不是有勇氣或是很敢。我二十一歲幾就開始一個人到處旅行,而現在只是照著生命中的那條屬於我的路走罷了。對某些人而言,就是不想離家太遠,最好醫生都在家鄉度過;但對另一部份的人、事、物,在旅程中,發現不同文化,進而創造出全新的生活。

我不是特別勇敢,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美國人,喜歡到處看看,認為世界就是一個地球村,我從來不會想家,因為全世界到處都是我的家!隨著科技進步,有了Internet和E-mail,可以和遠在波士頓的家人或是其他地區的朋友保持聯絡,因為科技拉近了我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還記得我第一次旅行是十六歲時,到法國巴黎北邊的一個小鎮,做為期二個月的遊學,二個月都是住在寄宿家庭,這次經驗開啟了往後旅遊生涯的大門,而更大的收穫則是在第一次離開家裡到外面生活後,才知道這個世界好大,學會要有世界觀來看這個世界。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了到處旅行的生活,曾到過蘇聯、義大利、德國、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希臘、英國、荷蘭、瑞事、墨西哥、以及日本,而台灣是我第二個家,而解也已決定在這裡生根落地,直到將來我走後,把骨灰灑在嘉義的山上有人難以想像為什麼,我會在台灣定居是因為我做了「台灣女婿」嗎?

事實上,我還是單身,但未來我會不會是就很難說了!但事實上,我會哈上台灣是因為你們那一群可愛的讀者們!台灣人的熱情及親切,讓我深深的愛上這裡。

台灣給我有家的感覺,感覺我是台灣的一份子,雖然我看起來的確是一個「阿多仔」,但當我每天早上一醒來,打從心裡就認定自己是嘉義的居民,屬於這個充滿熱情的寶島!

感謝您,林先生,因緣際會下,是您在一九九六年帶我進入了這個桃花源,六年來,認識了許多熱情的朋友,謝謝你們給我這個「阿多仔」很多的幫忙,讓我覺得在這裡生活真的很棒!

=============================

Chapter 2

「小東京」的異國情調: "Taipei's Little Tokyo"

台北有塊佔地不大的鬧區,我稱它為「小東京」或「小日本」。雖然台北觀光手冊或觀光地圖上並非以此名之,但我卻覺得這樣的名稱非常適合它。讀者諸君可能去過那兒,在路旁小吃攤上吃過麵,或是在附近日式餐廳內嚐過日式菜餚。那裡有些很有趣的日本餐飲,諸如什錦煎餅、串燒等,當然,壽司和生魚片是絕對少不了的。
我特別提到這個地方,是因為它離台北的喧囂熱鬧地區只有數步之遙,但卻別有洞天,觀光客都忽略了它。多數的台北市民也裏足不前,因為他們認為那兒治安太壞、很危險。
讓我告訴你:實情絕非如此。的確,那兒有許多取了日本名字的女侍酒吧,但是,上門的顧客大多是道地的台灣人。當然,日本籍的上班族也常光顧,他們都是衣著講究、正大光明地出入這一帶。
這一帶雖然曾因「黃」、「黑」惡名在外,但在華燈初上之後,燈火通明,一點兒也不危險。今天,這個緊鄰林森北路和南京東路的小鬧區,到處可見小吃攤、露天自助飲食攤、拉麵和壽司小館,它們都是徹頭徹尾的台灣式營生,只不過店名用了日文,多了一絲日本味而已。晚餐後散步,這是絕佳的地方,假日到此寫生別有風味,喜愛拍照者也會不虛此行。每當我走過「小東京」時,不論白天晚上,都讓我覺得彷彿又回到東京或大阪,一股懷念之情油然而生。
朋友問及,小東京的飲食和真的東京的飲食,哪一處比較好吃?我想,東京和大阪的日式飲食當然比較道地,但是「小東京」對我個人而言,不只是「吃」,也不只是在五條通、六條通、七條通、八條通、九條通、十條通的餐廳和待女酒吧內,聽日本人說日本話而已。對我而言,「小東京」是曾我寄居之地、我的家、早上買報紙、衣服送洗、購買日用雜物及水果的地方。我都在那裡的果汁店喝木瓜牛奶,在附近麵攤吃牛肉麵和擔仔麵。
它也和台灣的許多鬧區一樣,常可看到孩子們到凌晨還沒睡覺,在父母親經營的餐廳外嬉戲,或是幫忙招呼客人,我還認識其中幾個孩子,並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路過時總會跟他們打聲招呼。他們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日本人」,但是住在小東京的「美國人」是不太多的。
==============
Chapter 3

你喜歡吃臭豆腐嗎?

我一向認為,飲食就像語言一樣,是一種溝通的形式。因此,我每旅行到一個地方,就要品嚐一下當地的美食,而且幾乎沒有失望過。

每個國家的食物,我都很喜歡。在法國,我吃過牛腦;在日本,我吃過生馬肉。舉凡蛇湯、狗肉湯、烏骨雞湯,都是人間美味。

我在一九九六年來到台灣之前,對此地的飲食幾乎一無所知的,只知道一些已成招牌的「國際性」中國美食,那是我在美國和日本時嚐過的。但是台灣美食的多樣化與色香味俱佳,令我在來到台灣不久之後,就愛不釋「口」了。

在台灣,夜市幾乎無處無之,攤上的食物幾乎到了「無奇不有」的地步。蚵仔麵線和蚵仔煎,便宜又好吃。食物就是食物,無論你到了哪個國家,都應該勇於嚐「鮮」。正如古語所說:「入境隨俗」,在台灣也是一樣。

台灣朋友見我好吃,常喜歡問我一句話:「喜歡吃臭豆腐嗎?」大多數的人以為,外國人一定討厭臭豆腐。其實不然。當然,夜市裡飄來的陣陣臭豆腐味,的確夠臭,但是當你坐下來,將臭豆腐送入口中時,卻是十分美味,特別是佐以少許醬油、醃菜,滋味就更棒了。我還有一種新吃法──臭豆腐配上一罐冰涼的台灣啤酒,真是人間那得幾回嚐啊!臭豆腐萬歲!

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外國人不喜歡臭豆腐,但實情確是如此。我讀過一位在台灣住了很久的英國僑民在某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他斬釘截鐵地表示自己無法忍受臭豆腐,而且不能理解,竟有人想去吃它。這居然是一個在台灣住了將近十年的人說的話。當然,一種米養百種人,台灣朋友也有不喜歡臭豆腐的。但是我的一些台灣朋友告訴我,臭豆腐是陪他們一起長大的食物,大多數人對臭豆腐的味道也都習以為常。

我還曾聽說,旅居海外的台灣朋友,被問到最懷念的台灣食物是什麼時,答案常是「臭豆腐」。因此,說臭豆腐是台灣的「國食」之一,應不為過。

我第一次吃臭豆腐是在嘉義一個大夜市;住在台北市林森北路時,我則經常光顧附近一對兄妹開的一間小店,享受臭豆腐的美味。奉勸「老外」們珍惜因緣,不妨一嚐。

勇敢嚐試台灣美食的外國人,一定不會後悔,因為這樣能夠拉近我們和台灣同事或朋友之間的距離。台灣在過年過節的特殊菜餚,更是了台解台灣的重要指標。我雖然不知道那些食物的名稱,但是只要端上桌的,我都樂於品嚐。況且,許多台灣美食還有其歷史文化的背景,尤不能錯過。
牛腸、雞胗、豬蹄、豬耳朵、魚眼、考鴨三吃,無不令人垂涎。我希望讀者諸君去國外旅遊時,也能以這樣的態度面對「新食物」。我認為,去嚐試與了解外國「異味」,也是促進人類彼此了解與和平的良方。
==================

Chapter 4

電影院裡的奇妙經驗

像許多人一樣,我也喜歡看電影,尤其喜歡往人多的電影院擠,因為我喜歡人群,喜歡看到男女老幼、年輕情侶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歡賞奇妙的電影。在台灣,看電影也是一件很新鮮的事。
首先,有些人喜歡在電影院內吃午餐或晚餐。部分外國人對這些「電影點心」的「味道」頗有微詞,但是個人因為喜愛台灣食物,倒也不以為意。不過,有些觀眾喜歡看電影時談話,以及裝點心的的紙袋或塑膠袋發出的「噪音」,我的確不敢恭維。吃,當然可以,但總要靜靜地吃吧!戲院是公共場所,不是私人廚房。
最惱人的是,就是行動電話。拜託台灣的朋友,切勿將行動電話帶入戲院。我大膽建議,當局應該禁止在戲院內開行動電話。
有一次,我在桃園看電影,不遠處一名女性觀眾,把她心愛的小狗也帶進場,整場電影看下來,就聽到那隻狗不停地叫。我不喜歡在台灣看電影,因為戲院實在「太亂了」!
我無意抱怨什麼。入境隨俗,在台灣,就該順應島上朋友的行為。戲院吃東西聲此起彼落、講行動電話、抽菸、影片未結束就急忙離場......,真是台灣奇景。
還有一次,我上台北一家戲院看電影。那是一部外國影片,我想看看導演與製片是誰,有關的技術人員、戲中的插曲及作者是誰,還想知道影片的「主題曲」,是那一位名歌星唱的。無奈戲院經理逕自決定「演出表」不重要,告訴放映人員不用播出那段。因此,我在黑暗中等著看演出表播出時,影片已經看提前結束了。
此刻,我決定站出來「伸張」觀眾的權益。於是找到戲院經理,向他說明演出表是影片的部分,而且我花了兩百五十元買了票,應該有權利看到演出表。出人意料地,那位經理笑著對我說:「抱歉!」旋即轉身走進放映室,請放映人員特地為我播完那段演出表。
這是真實的事,我坐了下來,看完了演出表,聽完了主題曲。當我離開戲院走進林森北路的陽光中時,感覺到的是另外一種屬於台灣的溫暖。
===========
Chapter 5

模特兒牧師

我喜愛台灣,是因為這裡天天都有新鮮事。例如像我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居然也能一嘗當廣告明星的滋味,這是我在美國絕不可能碰上的事。
那時,我在台北的一家英文報社工作。我通常是騎單車上班,而且都是走小巷道,以避開大馬路上的擁擠交通。馬路兩側的巷道內很安靜,讓人覺得輕鬆。每天我踩著單車去上班的途中,覺得彷彿置身義大利或法國。
那天我突然心血來潮,想改條路走走。當我踩著單車,經過一座小公園時,看到三個人在路邊談話,於是像往常一樣,對他們笑一笑後,便繼續我的行程。沒想到其中一位女士忽然呼叫我:「哈囉,您有空和我們談話嗎?」
「當然可以,有什麼事嗎?」我回答。
你猜如何?那位女子說,她任職某家廣告公司,正急著找一外籍人士,為本地一家電話公司的一則平面廣告,扮演牧師的角色。我當時告訴她和她的同事,我不是模特兒,過去從來沒有過這類的經驗。「不過,我願意試一試。」我說。
三小時的拍攝工作,預計拍幾十張圖片。拍攝當天,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後,我穿上牧師的服裝,白色領子以及必要裝飾,均一應俱全。那真是一次有趣的經驗。
數星期之後,那幅廣告躍上全台各地的報紙──可能你也看到過!
我得到些許酬勞,但是如今,我多希望自己當時未取分文,免費充當那幅廣告的演員。
好了,「模特兒」生活已經結束,我又回到報社工作,照常查核文法、標點和各種疏漏。當時,報紙編輯是我的正職,我喜愛這份工作。
但是,由於那一天,在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的台北,一條小巷裡發生的一段因緣,讓我看到廣告界生活的另一面,並在那家廣告公司交到一些新朋友。

我為什麼喜歡台灣?因為隨時隨地,這裡都可能讓你驚奇!

=============

Chapter 6

加入全民運動玩股票

我來台灣之後,學會了一件事--「玩」股票。我在美國的時候,從未進出股票市場,日本時也一樣。我對股票無絲毫興趣,沒想到來到台灣之後,卻找了這一項新「嗜好」。

讀者可能不相信,我對股票乃至於經濟是一竅不通,但是在台灣目睹這麼多人每天進出股市、緊盯家裡的電視螢幕,或是到號子裡面對一百部電視螢幕所排成的電視牆,我開始對這個非常特殊的台灣現象感到濃厚的興趣。
於是,我開始研究股市,也開始買賣。靠著一套可追蹤熱門股票漲跌的電腦軟體,以及桃園一個朋友的幫忙,我開始買低賣高,雙向操作,總是不無斬獲。
當然,這只是業餘玩票,我根本不是什麼股票大戶,我的操作可說完全依賴那套軟體,它能指示我何時買賣,而且勝多輸少。
我絕不聽第四台股票分析師的建議,也不聽鄰居或同事的「忠告」。我的哲學是「絕不聽專家建言,因為他們不是萬能的」,我只「聽」我那套電腦軟體的。八點半準時打開軟體,預作評估,市場開門,準備買賣。
那一陣子,我幾乎每天都有斬獲,雖然金額不大,總是有賺頭。對於我而言,股市漲跌無關緊要,漲兩百點和跌兩百點都一樣,我仍能獲利,因為我有那套軟體。電腦不知貪婪為何物,它準確、有效、即時。

因此,進出台灣股市成為我在台灣的新「嗜好」,我投資的金額大約二十五萬台幣,這樣少量的金錢,卻不斷生出「奇蹟」,這一切都該感謝那位桃園的朋友,是他教我怎麼「玩」股票的。
========================

Chapter 7

慢車看台灣

在我住台北的那段時間,每隔幾個月,我都會搭火車去嘉義,看看一些朋友。我喜歡乘火車旅行,喜歡火車的那種律動、看車上的各色旅客、眺望窗外的景致。我喜歡上車後到處走走,由一節車廂走過一節車廂。有時我會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站在列車的尾巴,看著遠處不斷消失的景色。
我曾乘火車由美國西岸的洛杉磯去東岸的紐約,整整花了五天。還有一次是由英國倫敦乘火車到羅馬,除了經過英倫海峽是搭渡輪之外(當時英法海底隧道還未建成)。我還曾經搭火車經芬蘭的赫爾辛基到俄國首都莫斯科。我喜歡火車的情調,那種搖晃的感覺、上上下下的旅客、車上的餐點、兩旁的風景,無一不吸引人。

在台灣,我經常搭乘的是「普快車」,那是速度最慢的列車。為什為?因為我喜歡乘坐著它,慢慢地穿過優美的風景,看著窗外,一個個村落、小鎮滑過眼前。我更喜歡打開車窗,呼吸偶爾傳入車廂的花草香,看著兩旁的作物、群山、河流。

一九九六年我初抵台灣,即是搭乘普快車從桃園赴嘉義的。不錯,它的確很慢,短短的一段路,走了大約九小時才到。對於這個寶島,當時我是初來乍到,搭乘普快車正好可以讓我放慢腳步,好好認識一下這裡。慢車票自然票價較廉,但便宜不是主要原因,我只是想仔細端詳一下這塊土地。

那天正午十二時左右,火車離開桃園站,到嘉義時已經入夜九時了。那是趟難忘的旅程,火車沿著台灣西岸,穿越大城、小鎮、鄉村,緩緩前移,站站皆停,我在筆記本上記下每一站的站名以及到站時間。我沒有照相機,只有一本筆記本和一雙敏銳的眼睛。說起來讀者可能不相信,我沒有用過相機,也沒有拍過照片。我去過歐洲、墨西哥、阿拉斯加和日本,但從未帶過相機旅行。我用眼、鼻、味覺以及心,來記憶這一切事物。

那列普通車離開桃園後,緩緩駛向中壢、楊梅、新竹、然後沿著海岸駛入台中和彰化。每到一站,我就會拉開窗子,做起我最喜歡做的動作--看人。有幾站,碰上學童放學回家;有些站,上來了許多商人和歐巴桑。當時我覺得自己好像彷彿是坐在一間旅行咖啡屋內,窗外飄來新鮮的空氣,就這樣一路走進雲林縣和嘉義縣。

乘坐普通快車,隨時有一幕幕看不完的「秀」。當然,你可以看報,也可以打盹,但是我不捨得。搭乘普快車的樂趣就是每站都能看到上上下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身為一個對台灣幾乎一無所知的外國人,我當然樂於了解島上百姓的生活。因此,乘坐速度最慢的火車,做長途旅行,不失為一好方法。

既然要旅行,就不必行色匆匆。有一次,我搭乘普快,由台北去蘇澳,參觀台灣東海岸,讓我記憶猶新。我敝開車窗,看驚濤裂岸,聞著海水的鹹味,享受沿途美景,多麼愜意。
當然,如果是要做商務旅行,必須講究時效,自然應該乘坐真正快車,但是對我而言,在台灣的日子,每天都可說是假日,即使在工作的日子,一有空閒,我也都是乘慢速火車旅行。聽聽鐵軌的聲音,感覺列車的震動,接觸許多有趣的人,不論老少。有些人甚至會和我這樣的外國人談一談話,告訴我一些本地百姓的生活。

讀者若有閒情,不妨試試乘「普快車」旅行,你將體會到一種全新的放鬆與舒適。

Chapter 8

嘉義女中的小朋友 [Chiayi Senior Girls High School]

對我而言,住在台灣的這六年,每天生活都是一個很新鮮有趣的經驗,我從來沒有覺得無聊過!

有天,我在攤子上,遇到四位嘉義女中的學生,她們和我聊了幾句,便決定邀請我,去她們學校辦個小型座談會,談話內容是我在台灣的生活經驗等,當然我很樂意就答應了她們,幾天後,收到她們寄來的 Email,內容如下:

親愛的 Dan Bloom:[Dear Dan Bloom]
  

我們是嘉義女中的生學,之前曾和你聊過,希望這星期六下午一點半,你能來我們學校,談談為什麼你會「哈上台灣」!  

座談會開始我們會先根據你的書,演出一個小短劇,內容是介紹你為什麼會愛上台灣,還有幾段在台灣發生的有趣小故事。  

而後再邀請你用英文發表你在台灣的生活經驗及感想,談一談為什麼來台灣?現在在台灣做什麼?會待多久?為什麼那麼喜歡台灣?  

此外,希望你能談談台灣和美國不同的地方,像是文化上的差異啦!以及在美國,像我們這種年紀的高中生都在做些什麼?其他外國人是否也和你一樣「哈上台灣」了?  

因為台灣學生比較害羞,所以希望在活動當中,你能多和台下同學互動和溝通,最後,真的很感謝你答應這次的邀請!

當天的活動,真的辦得很成功。嘉義女中的同學們一手包辦寫稿、演出、化妝等事務,看著她們將我在台灣的生活點滴,以短劇的方式表演出來,真的很感動,淚水幾度在眼眶中打轉,是高興和快樂的眼淚。這群嘉義女中的小朋友,真的很了解我,這天是我在台灣最難忘、最開心的一天,而且我永遠不會忘記這群可愛的小朋友,你們是最棒的!

Chapter 9

好奇怪的哈台族

現在台灣有很多人哈日、哈韓,但是對我而言,我是個百分之百的哈台族」,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台灣人的熱情:我真的很喜歡台灣人那股好客的性情,而且大家對生活有股積極的態度,以及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這是值得每個人去學習的。但是,當然也有一些問題存在,如空氣汙染啦、塞車啦,以及有時候政治人物會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舉動,像是在電視上演出全武行。但我相信,這種事情不止只有發生在台灣,不論是多進步的國家,都會存著一些社會問題。在我看來,和其他國家相較之下,台灣,這個小到連地圖上都看不到的國家,每個人都很友善,很好客,身為一個來自外地的「阿多仔」,我打從心裡愛上台灣。  

以歷史觀點來看,也許是因為過去曾被日本統治過,加上曾遭遇過的歷史重大事件,造就了台灣人民那種對工作積極認真的態度,以及熱愛自已的國家,付出一切的過日子。但現在因中共的打壓,造成外交上的孤立情勢,使得台灣人民的生活相當不容易,生活充滿了壓力,但我相信,靠著台灣人民不畏艱難的精神,認真工作,積極的態度,一定可以走出自已的一條康莊大道。

我的父親是位醫生,我從他身上學到-去尊重生命,時時以同理心去對待每一個人,雖然我沒有選擇和他一樣做個醫生,但當我決定當一位到處旅行的作家,以文字來安慰每個人低潮難過的心靈,這是我選擇的路,雖然賺不了什麼錢,但是對我而言,錢不是最重要的,透過文字,表現我的愛,和讀者溝通交流,並且希望大家在閱讀我的書後,都能感到很開心,這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本由高明奇先生所寫的『學習永遠都不會太晚』,裡面提到他二十六歲時,因為一場藍球意外,他的雙眼受到重創而失明,再也看不到任何東西,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他開始學習點字,以及適應看不到的生活,雖然過程很辛苦,但他從來沒有放棄,而且決定要讓自已活得比正常人更有意義。現在他快五十歲了,他仍不放棄求學的路,在特殊教育研究所裡繼續學習,證明了只要有夢,學習永遠都不會太晚。  

我相信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不會因為任何困難,而放棄自已的夢想,勇往直前的努力,這也是另一個讓我會哈上台灣的原因之一。

Chapter 10

我也擺攤賣擂茶!  

偶然間,和一位客家友人聊起擂茶,「擂茶」是台灣客家人特有的名產,不但味道特別,而且很好喝,便很好奇的問了,哪裡可以買到這麼特別的茶?  

沒有想到,得到的答案,居然是在嘉義買不到,因為嘉義客家人不多,市場需求量不大。正想哪裡可以喝到擂茶時,那位客家朋友–曾先生很熱心的邀請我到他家去喝擂茶,因為他父親會自製「擂茶」。  

隔天,到曾先生家中,首先了解傳統擂茶的準備及製作過程,一開始,曾先生將生的花生、炒過的黑芝麻及幾片綠茶葉子放在攪拌碗內,用木棒一起磨碎,那種味道,從碗中飄出來,芬香撲鼻,聞起來就好好喝喔,磨了差不多二十分後,變成粉末狀加入熱水,這樣就完成了「擂茶」。

超好喝的擂茶!和幾個朋友討論後,決定在嘉義文化路附近擺個小攤子操盤,賣擂茶。

我們買了一些已經磨好的花生粉、芝麻粉及綠茶粉,以「哈利波特」的方式,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後,裝成一小包一小包的「擂茶包」,這種快速包,只要用熱水一沖,很快地一杯杯的擂茶就好了。  

第一晚,我們賣出七杯,第二晚十五杯,現在啊!差不多一晚可以賣出二十五杯哦!其實這種做生意的方法,根本賺不到什麼錢,但是能藉此機會,將特殊的客家擂茶介紹給嘉義的朋友,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當有客家朋友經過我們那「名不見經傳」的小攤子時,他們很開心的鼓勵我們,並表示:雖然我們做的擂茶,和那些新竹、苗栗客家人正統的擂茶比起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對南台灣的朋友而言,這是一個接觸客家特有文化的好方法之一。  

我們「嘉義擂茶團隊」的七位成員中,來自世界各地,有從日本、法國、加拿大、北京、南韓、美國、以及台灣土生土長的客家人。每個人輪流負責顧一天攤子,而我是負責星期一晚上的班。我們常笑稱自已是「國際擂茶文化外交團」,每天晚上和嘉義市民或是來此旅遊的觀光客,以擂茶會友。  

我們正計畫要去位在高雄美濃及新竹北埔的客家村,來趟「客家文化之旅」,那裡有專業的人員,為我們製作道地的擂茶,配著米製點心,多棒啊!

-------------------------------------------

Chapter 11


台語通,吃四方

很多人第一次遇到我,都是先問我會不會說國語?偶而也會問會不會說台語?其實,我一直都很努力的學,但進步速度真的很慢。在此,我要感謝六年來所有教過我的老師們,不論是八十多歲的歐吉桑,或是可愛的小朋友,謝謝你們願意收我這個學得這麼慢的學生!

我會法文、日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也略通一二,但現在我正面對的是漫長的國、台語學習路程,我大概學了有二百五十個字,但我還是不知道怎麼樣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雖然如此,我還是可以和台灣朋友們聊天,因為我可以和一些歐巴桑、歐吉桑講日文,和學生朋友們說英文,其他就靠「破破」的國台語,加上身體語言啦! 現在就告訴大家我學了哪些台語:

1.Busasa 霧煞煞

2.Bo hee hey ma ho 沒魚蝦也好

3.Bon La gwam sei ko 摸蛤仔兼洗褲

4.Pie say , pie say 歹勢,歹勢

5.Mo ya keen 嘸要緊

6.Ji pat ko 真歹講

7. Bey la bey la , sho sho bey 賣啦,賣啦,俗俗賣啦

8.Liao guy 了解

9.Shan mee miah 啥麼名?

10.Jin goo bo kwah 很久不見

你們看,我是很努力在學的,我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對我而言,學習語言是一種了解當地文化的一種方式,雖然我看不懂中文,也不會寫,但我會說,雖然有時候是有很多種語言混合而成,但我表達了我想要說的了啊!  

假使以後你們在路上看到我,不要客氣,過來和我聊聊,不管你們是說西班牙文、德文、日文、英文、國語、台語都可以,客家話我也有學一點,只要你們了解我在說什麼就好了!所以不用不好意思,說聲嗨,語言不會成為我們之間的問題,我是你們永遠的朋友!

-----------------------------

Chapter 12 : [CHIAYI CITY TRAIN STATION STORY]

台灣鐵道文化與嘉義火車站

什麼是鐵道文化?她如何在台灣轉變中的國家認同  


和歷史中扮演一個角色呢?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個鐵路系統,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某一種每天運作的鐵路系統,並發展出牠的鐵道文化,台灣亦然。

鐵道文化的內涵蘊含了在其間工作的人們、設計火車的人、掌控發車行程的人、做火車便當的人、剪票員,甚至還包括每天在車站外排班、等著把剛下火車的旅客載到他們的家、旅館或是旅遊點的計程車司機。 

鐵道文化同時也涉及了搭乘火車的人們、上下班藉著火車通勤的人、生意人、學生、業務員和遊客。

鐵道文化同時也指涉「火車迷」,他們酷愛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角度為火車留影,這群「火車迷」,英文管它叫「火車蒐藏家 (Trainspotters)」,就是對有關火車的東西,不管它是老火車頭、老車站,都會東拍拍、西照照,攝影留念;不管它是火車便當盒、紀念品、文物、照片,哪怕是一塊枕木、一截鐵軌,都會蒐集,一弄上手就會不時把玩的玩家。 

鐵道文化是一邊坐車、一邊講大哥大,一邊還和鄰座的旅客吱吱喳喳說個不停,不管火車是往南、往北,還是往東、往西,鐵道文化就沿著鐵軌,這麼一路延伸下去。

火車在大眾文化上的神奇吸引力

鐵道文化也呈現在前後兩個車箱間的開放空間裡吞雲吐霧的情影,以及戴著耳機聽著CD隨身體,還是讀著小說或詩集的一幕,要不就是那再明顯不過的看報紙的人。


鐵道文化當然包含了火車站,他們的從業人員、車站的歷史和它們的建築設計。

台灣應該保護她的鐵道文化,特別是歷史久遠的木造車站,並且積極投入,研究其歷史與演變,不僅僅因為把它視為一種市場行銷的工具,也因為它可以讓未來的世代更能了解它在大眾文化上神奇的吸引力。

我喜歡火車上人們的互動,我所遭遇的人們、我們之間的對話,以及我們之間互相交換的想法關於這個世界、你的城市、我的國家。對我來說,台灣的火車就像一座大型咖啡屋,讓我可以隨時歇上一會兒,啜上一口咖啡,看看報,交交朋友。

火車是我馳赴台灣其化城市的一條生活軌跡,它容許我與其他人產生互動,而這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所不會發生的。我搭乘火車旅遊台灣各地,接觸到許多有趣的人們,它們來自各行各業,背景形形色色,從他們身上,我知道了我所不知道的台灣。

台灣的火車站對許多人,尤其是老一輩的世代,有著讓人念舊懷古的魅力,但是年輕人一樣也對火車站有特別的感情,因為他們有許多的回憶可以追溯到上高中和大學的時期。

要是有誰說,「火車站都嘛長成一個樣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每個車站都自成一格,是一個由設計、建築、工作其間的人和成天川流不息的人潮所共同構成的特別的

SPECIAL

[Guest CHAPTER 13]

[a guest chapter by Yap Gan-Bang] [葉彥邦]
[ 故鄉午夜的星空 ] "Midnight Sky in My Hometown of Chiayi City"
LINK: http://quotemaven.blogspot.com/
------------------------------------------

Chapter 14 .......(at the movies!)


業餘演員的第一次
There's a First Time for Every Amateur Actor

 某些在台灣的外國人,經常有機會出現在電視廣告或是報紙平面廣告當中。對於這些新鮮人來說,這是很有趣的經驗,也值得我們來討論。這和金錢無關,而是在台生活的新探險!如果你會說中文,就可能會有不少接拍廣告的機會。不過當然囉,可別把正職給辭了!因為請種兼職的演出工作,每五年才有一次。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受邀演出一部國語片裡的小小角色。這部片是在台灣拍攝的,我說的那「小小」角色,是真的很小,因為在剪接完以後,我只在電影裡出現了十秒。我在片頭扮演一位大學教授,所以你們可千萬別在看電影時遲到,不然就會錯過了我的電影處女秀!電影中,我扮演一位接受美麗女新聞記者訪問的教授,她問我:「教授,您覺得這位新校園記者如何?」

我身穿台客花襯衫,頭戴法國貝雷帽,臉上掛著一付黑眼鏡。我對著她,或者是攝影機說(要看剪接出來的版本而定):「我的老天爺,這真的很棒,太太太棒了,根本是大師級的作品。」我繼續對著 ETON-TV 的美麗女記者說:「他是校園裡最棒的記者。在這個時代裡,才能很重要,而他就擁有這樣的才能!」

就在說完的同時,我假裝我不想要繼續回答任何問題,然後接著說:「就這樣了,結束吧!再見!莎喲那拉!」(C'est tout,c'est fini, a bientot! Sayonara!)

光是這個場景,我們就花了一個小時,拍了將近二十次,一直不斷的重複。主要是因為我這個健忘的人,居然記不起來這三句簡單的台詞,英法日語的交錯使用,也讓我一直漏句子。最後,就在導演準備要開除我並雇用新演員前,我終於說對了。「卡!」導演喊著:「好了。」

我得到了這份演出工作,而且不久後我將可以在電影中露臉。我真等不及電影在台灣上檔的那一天:反正我想我的角色到最後會被剪掉,很可能連我的臉都看不到。但又如何呢?這可是個有趣的經驗。

現在就讓我們來談談這部片吧。導演楊順清在台灣的校園裡拍攝這部片《我的消遙學伴》,這也是繼他的《扣板機》和《台北二一》後的第三部作品。若一切順利的話,他將會在這部片中有所突破,並吸引全球觀眾的注意。

本片的英文名稱為《My Fair Laddy》,取自於《My Fair Lady我的窈窕淑女》,片中充滿喜劇的元素,並描述台灣年輕一代後現代的校園生活。此片演員陣容也相當堅強,分別來自電視圈、電影圈和舞台劇中的成員。這是一部浪漫喜劇:男生碰上女生,男生和女生一起唸書,其他男孩碰上女孩,然後問題就發生了。

今年十二月亞洲的觀眾就能見到楊導演的最新愛情喜劇,若受到好評,很可能在全球上映。而且如果你仔細看的話,片頭中那位看起來滑稽,戴著黑框眼鏡,說著「就這樣了,結束吧!再見!莎喲那拉!」的大學教授,就是在下我…如果他們沒把我的戲份剪掉的話…。










===========================

Chapter 15

LETTER FROM A READER:

Dear Dan Bloom:
When I first met you on Culture Road selling your books, I was so surprised to see a foreigner in my hometown having so much fun talking with people. I feel you are very brave and friendly to do this on weekends, and share your life with Taiwanese people. You are special. These are my thoughts in Chinese.

您是真的享受在台灣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縱使台灣有些文化習性確實有點令人不敢恭維,但您仍然欣然地接受這一切,諸如:亂中有序的電影院、在餐廳比手劃腳又大聲喊叫的歐吉桑,雖然這些行為在外國的禮節看來是沒有文化的行為,但在台灣這種令人又氣又好笑的情境已快成為回憶中的一部分,不免又使人懷念起來。

我想,如何熱愛生活?

何謂生活的品質?

在大一的時候懵懂無知,而在兩年的時間裡我反覆的思索似乎得不到答案,而就在我遇到瓶頸的時刻,我再次看見了您!

這次我主動地認識您,經過兩次的交談我得到了。
-- from Elsa Hsieh, age 19, Chiayi City

--------------------

Chapter 16

美國得獎小說描寫雲林小鎮的生活古

早斗六在地的故事, 年輕傳教士的故事, 西方人在亞洲的生活冒險故事大多數的

美國或英國小說不會把焦點放在台灣,而描寫台灣鄉村生活的更是少之又少。

由之前住在雲林縣的 [John Dalton] 所寫的得獎美國小說《Heaven Lake》(暫譯:天堂之湖)當中描寫了許多傳教士在斗六鄉下有趣的生活經驗。[John Dalton] 是一位四十歲的美語教師,在1988到1992的四年當中在斗六的補習班教英文,也開始寫些東西,最後寫成了他的第一篇長篇小說《Heaven Lake》。


"天堂之湖"《Heaven Lake》(是一個關於年輕的基督教傳教士來到台灣的故事,他在當地的教堂教英文並與一個年輕女孩相戀,在他每一次與當地人以及其他外國朋友在午夜時分的深談中,他更進一步地學習到何謂生命。在台灣的外國人這幾年來一直都想寫 [John Dalton] 的故事,這也許會成為一本很棒的台灣小說,但是卻一直都沒有人能完成,直到現在![John Dalton] 娶台灣斗六的 [Jen Jen Chang] 為妻,他們現在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的 [University of Chapel Hill],並在學院教授寫作。

在最近一次與一位在台灣的美國記者丹布隆 (Dan Bloom) 的網路採訪中,[John Dalton] 談到了他在台灣的四年生活、跨國婚姻以及將書命名為"天堂之湖"的源由。許多西方人來到台灣,通常會選擇在台北、台中、高雄這些大城市生活、工作,而 [John Dalton] 和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選擇了斗六這個小鎮。

[The American author John Dalton, 40, said] 約翰多爾頓說:「在我來臺灣之前,就在柬埔寨旅遊的時候,我遇到一個英國老師,那個英國人他任教於斗六的語言學校」,「他給我一個工作的機會,自從我發現亞洲城市以來,這裡是真的很適合我。這個雲林的小鎮終於贊同我,而我也遇到了未來的太太。」

當詢問他的太太,陳珍珍,她是當前的公共衛生系所的博士候選人(北卡羅來納大學),對他的書的感受,和它在美國的文學成果。

約翰多爾頓說「除了大力支持全部的創作過程,也會編輯和看著書出版,為期十二年,她也徹底地喜愛和相信這本書。她告訴我,有關書上對斗六的描述,這是她的家鄉,每當她想家的時候,她就會閱讀它。」

由紐約一家有名望的、專門培植年輕作家的出版商在 2004年 出版的 [''Heaven Lake''] 在美國是銷售量將近三萬冊的暢銷書, 這本書在2005年有平裝本上市, 在 2005年 三月 更因這部作品獲選為邦諾[Barnes & Noble Bookstore] 連鎖書店的年度作家新人獎 ["Discover Great New Writers Awards"] 而作品也因此成為重要的小說。

[ 約翰道爾頓 ] 總是愛訴書故事,他說,故事開始時他大約是8 歲的時候。我記得需要而且聆聽一個老卡帶錄音機,因為我可以用錄音帶說我的故事不厭其煩地把他們寫下來”他說。因此我已經有意識到我自己是一位作家,一個說故事的人,長久時間以來,但是我仍然無法發展要求多的工作道德去規範它,直到我大約27 歲才要求實際去開始寫一本小說。

對於〔天堂湖],是當我在 1990年代早期住在斗六的時候,我開始做台灣的早期的故事和草稿,而且我使用了當時因為碩士學位而申請參加的 [ 愛荷華州作家的工作室 ] 的一些工作資源,約翰道爾頓說。

[John Dalton] 說:「我最後一次在雲林縣的斗六,是在 2003年的8月。」我見識到斗六成長如何快速。雖然那裡感覺仍像個小鎮,現在已經很少像之前那樣。人們現在更通情達理了,例如較少用目光注視著外國人。隨著這些新感覺,也遺失、減少一些無知,我想這是必要的。因為書中的宗教主題,一些美國讀者認為 [Dalton] 幫基督教傳教士在台灣工作,但是他說「沒有」,並且他解釋小說內容關於什麼?[John Dalton] 說:「我從來不是個傳教士,也並非是忠貞的基督徒。

就像我的主要角色 [Vincent Saunders] 一樣,我開始了解到,我們可以愛上關於我們存在的秘密一如那些信仰者愛他們的神——或是神們。那些真的喜歡或是了解 [''Heaven Lake''] 的讀者,都能了解 [Vincent] 是個天真、自我正義並且對於他所涉入的台灣在地文化感到混淆,但這使他不斷的掙扎以期改變——正如我們同樣在掙扎的一樣——成為一個心靈較為開放以及更自我省察的人,這也就是他所選擇的一趟勇敢的自我旅程。

[John Dalton] 正著手寫作一本新的美國小說,內容是有關生活於美國的故事,可惜的是它並非與臺灣或亞洲有任何關聯。當他 [John Dalton] 被問及未來的作品裡,是否可能再一次寫作關於臺灣時,[John Dalton said] 表示: 「當一位小說家讓我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職業,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我熱愛亞洲,而且我待在臺灣的那段時間是我感到特別快樂的一段日子,但是我並不想成為一個只寫作關於一個地方或總是表現單一想法那樣的作家。我曾經說過,我確信那些年我旅居亞洲的經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將可以找到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而將它們寫入作品之中一無論是以小說或非小說的形式來呈現。」

ENGLISH ARTICLE IN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feat/archives/2005/04/24/2003251848
Editor's Note: This newspaper interview with U.S. author John Dalton originally appeared in English in the English-language Taipei Times newspaper. It was written by freelance American newspaper reporter Dan Bloom [丹布隆] who lives and works in Taiwan, and teaches part-time at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CU) in Minschiung, Chiayi County. The article was translated into Mandarin by eight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at CCU. The translators are: 紀奕川, 陳棚現, 連姿媚, 黃雅芳, 王慈憶, 金儒農, 陳有財, 林佳君.








=======================


PHOTO: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wingfunlau&b=11&f=1129759098&p=0